“数字应急”推动治理现代化筑牢城市安全智慧防线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重庆“数字应急”建设依托于“数字重庆”总体部署稳步推进。通过“数字赋能”,全市应急管理实现“智慧”升级,成效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反应速度更快,应急响应速度从“小时级”跨越至“分钟级”,提升达3倍;二是风险防范更准,依托数据跑路,做到风险早识别、应对快一步,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三是管控效率更高,从“人海战术”转向“精准防控”,真正将风险发现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成灾之前。具体来说:
数字应急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这种全新的治理范式重塑了工作流程、模式和理念。比如在业务层面,将数字能力嵌入应急管理各环节、全过程。平时用于监测、管理和服务,急时一键切换为指挥调度和处置中心,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权责明晰到位、资源高效调配。事件处置完毕,系统自动复盘,反向优化日常工作标准、预案和流程,推动体系持续迭代、良性循环。
数字应急是服务群众的重要帮手。创新构建了前瞻型事故灾害AI分析智能体,集成风险趋势、灾害推演与智能辅助决策模型,可自动生成风险分布图、避险指导意见和处置决策建议。今年汛期,我市经历24轮强降雨,发生115次超警戒洪水、75起小流域山洪。该智能体累计输出研判成果4034项,生成防汛决策参考2016份,触发智能响应300余次,在多起特大暴雨中帮助5.8万余名群众提前转移避险。
数字应急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推手。坚持“实用、管用、好用”原则来开发应用。比如“九小场所安全智管”,就是一款为小微商户,提供安全管理支持的好应用。该应用将复杂规定转化为检查清单,商户照单自查隐患,网络员上门指导,让专业的安全管理“飞入寻常百姓家”。公众入店消费时,还可扫码查看安全状况并反馈隐患,提升全社会风险辨识能力。该应用被应急管理部评为全国智慧应急典型案例,目前注册用户达71万,月均开展隐患排查约5万人次。
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持续完善“数字应急”体系,开发更多实用、好用的应用,不断提升数字治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