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党建之窗 应急科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 媒体信息

[第1眼TV-华龙网] 部门联动、整合资源 重庆多措并举防范应对高温干旱

日期: 2025-07-18

近期,重庆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达42℃,高温抗旱工作形势严峻。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七下八上”关键期自然灾害尤其是近期晴热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部署要求,将扎实抓好抗旱工作。

高度重视,及时研判部署抗旱工作。针对近期及后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各地要及时组织专题会商,研判本地区旱情趋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水利部门要加强统筹部署,重要节点发布抗旱工作调度令并跟踪落实,确保高温应对及抗旱准备工作开展有力有序。

部门联动,持续加强监测预警。气象部门要加强高温、干旱监测预报,细化风险区域、风险等级,及时发布高温预警、气象干旱预警。水利部门要加强河流来水量、水利工程蓄水量和农村人饮状况监测预报,重点关注河流、水库水位是否达到旱限(警)水位,农村人饮困难等情况,及时发布河道、水库旱警信息。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土壤墒情、农业旱情监测预警。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强城市供水监测预警,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向指挥部报送监测预报预警信息。

动态摸排,分段制定保水预案。各地要精准研判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全面摸底排查本地区缺水状况,针对不同缺水类型,提前制定供水计划和应急供水方案,重点细化城乡供水和人畜饮水方案,保障群众基本用水需求。蓄水量偏低的区县,研判要精细到乡镇、到村社、到具体时段,制定极端干旱情况下10天、15天、30天的应急供水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

分类保供,科学开展工程调度。水利部门要组织做好水利工程蓄水保水及抗旱调度,饮用水水源水库,严格控制非饮用水用途放水,“五小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后期短时降雨,采取引、调、提、拦等多方式蓄水。要提早谋划跨流域、跨区域应急调水,及时启用辖区内抗旱备用水源;紧急情况下,保证水库安全为前提,动用死库容开展应急调度;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再生态”原则精准调水供水,做好高温汛期水源保障。

加强统筹,全力抓好农业抗旱。各地要将抗旱保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提醒农民群众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农业生产因旱损失。农业农村部门要强化病虫害监测防控力度,及时启动扑杀;强化农资供应保障,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民群众做好田间管理;调配农机、人力资源,及时抢收已成熟作物,最大限度减轻旱情影响。各地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抗旱工作机制,统筹辖区内水利、消防、城市管理等各类抗旱送水力量,重点关注高山缺水地区、弱势群体的饮水保障。

多跨协同,合力落实送水保供。一方面,要抓好应急送水,各地要立足旱情,统筹辖区内水利、消防、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各类抗旱送水资源,提前做好送水车辆、储水桶、储水袋、抽水泵等抗旱物资前置准备;一旦出现水源短缺、供水困难,及时送水到村到户到人,确保不出现因旱无水喝。另一方面,要多方补水找水,气象部门要做好人工增雨预案、队伍、物资、装备等准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有利时机,科学实施增雨作业;规划自然资源部门要做好旱区水文地质踏勘、找水打井等前期准备工作。

压实责任,严格保障供水安全。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取水设施、集中供水水厂和供水管网等巡查维护,实时监控制水设备运行参数,做好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地区供水设施巡查维护,针对山区散户组织实施管网延伸,做好农村地区供水安全保障。公安、环保部门要联合开展水源地、取水口安全巡查执法。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对饮用水源卫生状况监测,定期投放水质消毒药片,确保供水水质安全。

整合资源,统筹强化综合保障。各地要统筹使用各类救灾资金,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抗旱急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要做好抗旱队伍和物资保障。国网重庆电力要保障抗旱用电需求,做好供水水厂、抽水泵站等抗旱设施、设备的电力保障工作。各地要组织开展抗旱节水倡议、“送清凉”、走村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公众主动节水节能,积极抗旱自救。要注重挖掘高温抗旱工作中正面典型人物和事例,强化宣传引领,形成全民参与、齐防共抗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