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管理报] 三轮车非法载客顽疾当除
前段时间,笔者在重庆市唐家沱轻轨站、公交车站等车时看到,电动、燃油三轮车成群结队等客,竟然自发形成了一个站点。不仅如此,在一些中心城区的商圈,如观音桥、九街、杨家坪正街等地,三轮车来回穿梭、随意变道,甚至占用公交车停车港等客。电动三轮车非法载人不仅无法保证乘客安全,更严重影响交通秩序,亟须建立长效机制进行治理。
重庆特有的地貌地势,致使三轮车非法营运在当地很有市场。在高峰时段,甚至出现三轮车供不应求的现象,有时候一辆三轮车刚一到,多名乘客就一拥而上。而为了能获取更多收益,有些三轮车车主非法加装燃油发动机、非法改装车体结构,擅自增加座椅,不少三轮车内被塞入了两排座椅,可以挤进6名乘客。
三轮车重量大、速度快,但制动性能差、稳定性差,安全隐患多,且在非法营运过程中,三轮车闯红灯、随意掉头、逆向行驶等现象也很普遍,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同时,部分三轮车无牌、无证、无保险,乘客常常投诉无门,而三轮车车主又多属于收入较低的社会群体,一旦发生事故,很难承担赔偿责任。
三轮车非法载客的现象在多地存在,各地三轮车非法载客引发的交通事故更是屡见不鲜。针对这一问题,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定,并开展了三轮车非法营运专项整治。以重庆为例,该市开展了三轮车非法营运专项整治,各区县相继出台规定,禁止三轮车在限定时段和限定区域通行,但是三轮车非法载客现象仍屡禁不止。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公共交通不能满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为三轮车非法载客提供了市场;另一方面,个别地方或对三轮车非法营运视而不见,或力图通过“一阵风”式的整治消除三轮车非法载客现象,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
笔者认为,治理三轮车非法载客应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首先,应着眼于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打通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其次,要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多部门多层级联合排查、执法,形成打非治违合力;再其次,要通过典型案例,宣传三轮车非法载客的危险性,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三轮车非法载客;最后,要进一步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发挥群众监督举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