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党建之窗 应急科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7069L/2020-09162 [ 发文字号 ] 渝减委〔2020〕3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应急局
[ 成文日期 ] 2020-04-23 [ 发布日期 ] 2020-04-23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7069L/2020-09162
[ 发文字号 ] 渝减委〔2020〕3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应急局
[ 发布日期 ] 2020-04-23
[ 成文日期 ] 2020-04-23

重庆市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

渝减委20203

 

 


重庆市减灾委员会

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

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减灾委员会,市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有关单位: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关于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做好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5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为做好今年全市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思想认识,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要把社区居民发动起来,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突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主题,认真组织开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要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切实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二、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

各区县自治县,两江新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以下统称区县、市级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根据区域和行业特点,通过网络公开课、新媒体直播、在线访谈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根据疫情防控的不同情况,有序加大各类科技馆、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生命安全教育培训体验基地、重特大灾害事故遗址遗迹等公益开放力度,设立防灾减灾专区,开展防灾减灾公众现场或线上体验活动,拓宽公众接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途径。开发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教材、动漫、游戏、影视剧等宣传教育产品,编制印发居民应急知识手册,利用公益短信、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以及轨道、公交站台和户外宣传屏等公共平台,发布防灾减灾科普读物、公益广告和宣教片,在社区、广场、车站码头、商圈等公共场所悬挂主题横幅,张贴主题海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大力普及防灾减灾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宣传教育实际效果。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新闻报道,组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主流新闻媒体,集中宣传报道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介绍防灾减灾知识技能以及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经验做法,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防灾减灾舆论氛围。全市将统一发布防灾减灾日公益短信,制作发布主题海报和公益宣传片,举办一场网上防灾减灾知识答题活动,组织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开展一系列媒体集中采访,开办系列防灾减灾知识微信讲座等活动

三、强化风险管理,推进灾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各区县、市级有关部门要将防灾减灾救灾与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有机结合,加强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自然灾害防治各级责任部门要针对业务工作要求变更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识别灾害风险隐患的能力,要重点强化日常巡查责任落实,严格信息及时报送要求。要积极探索有奖举报机制,鼓励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等参与,开展全面系统的灾害事故隐患排查,重点做好城乡社区、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建筑工地、机场、火车站、地铁、城镇燃气、城市地下管网、泵站闸门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的隐患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灾害事故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

四、落实应急储备,确保物资保障到位

各区县和市级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县域应急物资保障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机制,在多灾易灾区县推行应急物资实物储备、产能储备、社会储备等多种方式,努力满足可能发生灾害事故的峰值需求。继续支持多灾易灾区县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鼓励灾害高风险的乡镇(街道)、村()建立储备站点,实现应急物资靠前部署、下沉部署。建设应急物资物流管理平台和应急物资捐赠管理平台,充分发挥物流企业优势,实现应急物资有序调度、快速运输、高效配送、精确溯源,提高重特大灾害情况下应急物资的快速通达能力。研究制定基层应急物资储备和装备配备标准及管理办法,推动乡镇(街道)、村()与邻近超市、企业等合作开展应急物资协议储备。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储备基本应急物资和救生避险装备,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

五、统筹应急力量,提高灾害事故救援能力

各区县要加快推进区县、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强化日常运行基本保障,切实提高队伍正规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推进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整合基层各类应急信息系统或网络平台,统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自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和应急广播、大喇叭、吹哨子等传统手段,积极推进应急广播“村村响”建设经验,努力解决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完善社会应急力量管理平台,规范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在灾害事故发生后短时间内能够抵达现场并开展先期处置,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科普宣传教育等常态减灾工作。

六、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因地制宜开展预案演练

各区县要认真履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主责,区县减灾委及其办公室要加强对应急避难场所工作的统筹协调,要按照既定规划和标准,统筹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有序推进建设。对已建成场所,要在“用”上下功夫,建立台账、细化信息,落实具体责任人,加强应急设施及物资装备管理维护,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落实应急物资调配预案,做到平时有人管,急时能管用。进一步修订完善基层各类应急预案,注重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地震等灾害以及火灾、燃气泄漏、危险化学品等事故,根据疫情防控的不同情况,可因地制宜开展线上等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促进公众熟悉灾害事故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能够及时转移避险,同时完善基层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指挥机制。

各区县、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本通知要求,结合区域、行业实际,抓紧制定活动计划,合理安排时序进度(可以512日为节点,在前后一定时间段开展活动),强化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确保各项活动有序有效开展。涉及风险排查、隐患整治、预案修订、应急演练、畅通生命通道等工作均为常态工作,除活动期间集中加强宣传教育外,应长期持续推进。

各区县、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本区域、本行业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重要活动开展情况及相关图片,517日前报送市减灾委办公室;计划安排的特色活动于57日前上报,将视情况安排媒体报道。


联系人:马国力  电话:63151081

报送邮箱:824105050@qq.com

宣传资料发布云盘地址:

https://pan.baidu.com/s/1e5qsdVHgdd4YO3cyXt12rw      (提取码:5gtl

 

附件: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

 


重庆市减灾委员会

20204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

减委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