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在市政府新闻办发布厅召开2023年全市防汛备汛工作新闻发布会。
我市将于4月15日进入汛期,做好防汛备汛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年初即明确了不因灾群死群伤、不因灾整村连片缺水、不因灾致贫返贫、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不超过1%等4个工作目标。市委书记袁家军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调研调度全市防汛备汛工作时,要求高效抓好防汛抗旱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等市领导也多次组织研究防汛备汛工作。
市防办副主任、市应急局副局长陈绍丛在发布会上介绍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坚持底线思维应对极端洪旱灾害,主要从十个方面着手做好防汛备汛工作。一是提早谋划部署,解决工作思路方法问题。二是加快工程治理,解决防灾基础薄弱问题。三是加密趋势研判,解决防控措施精准问题。四是全面排查风险,解决隐患闭环管控问题。五是完善预案方案,解决应急处置规范问题。六是强化力量准备,解决应急救援能力问题。七是开展实演实训,解决应急应战本领问题。八是流域联防联控,解决上游放水下游被淹问题。九是强化数字赋能,解决指挥调度效率问题。十是筹办防汛现场会,解决干部专业能力问题。入汛以后,市防指将统筹抓好24小时值班值守、会商研判、预报预警、前置布防、应急应对等各项工作。
市规资局副局长韩列松、市住建委二级巡视员卢斗昌、市水利局副局长谢飞、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袁德胜、市气象局副局长周国兵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分别就各自防汛备汛工作情况和汛期气候趋势等回答了媒体提问。
多家中央驻渝和市内主流媒体参加了本次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