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行2021年灾害事故综合应急演练暨应急管理系统百日行动誓师大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检验应急预案,锤炼应急队伍,完善应急准备,普及防灾避险知识,5月29日,市安委会、市减灾委在潼南区举办重庆市2021年灾害事故综合应急演练暨应急管理系统百日行动誓师大会。
此次演练是一次多灾种全要素的大型实战演练,涉及抗旱、森林灭火、防汛、山洪、危化救援等多个科目,共出动各类应急力量900余人,包括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安全生产和灾害救援专业救援队伍、医疗、电力、通信等专业保障队伍以及民兵应急力量等,在主会场及分会场参与誓师活动的人员达2600余人。本次活动是对全市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对全市应急系统队伍建设和实战能力的一次全面展示。
重庆集大城市、大库区、大农村、大山区为一体,地形复杂、河流密布、沟谷纵横,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自然灾害存在的潜在风险巨大。本次演练立足重庆市市情实际,瞄准“全灾种、大应急”目标,结合2021年灾害事故趋势分析,以应对2020年历史罕见特大洪水和2006年百年一遇特大旱灾为标准,充分依托信息化应急指挥平台系统,采取指挥部视频调度和现场实兵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一主三分”的模式分5个板块同时进行。
“一主”:演练在潼南区设主演练场,“三分”:演练在潼南区双坝村、巫山县、万盛经开区设分演练场。
其中,主会场为危化救援和森林灭火板块,模拟合安高速潼南互通道路一侧有1处高边坡岩石崩塌,导致一辆危化槽车侧翻泄漏,并发生爆炸引燃附近的树林。主要演练危化事故救援中现场管控、现场侦检、火场扑救、污染物处置、槽车吊运等重点科目和森林灭火救援中村民先期处置、火情侦查、砍伐隔离带、区级联动、空中灭火、火灾调查等科目。
潼南区双坝村分会场为洪涝灾害板块,模拟由于四川遭遇强降雨,造成涪江流域和长江流域超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市防办组织临灾会商,并紧急部署防范应对工作。潼南区双坝村组织村民有序疏散、安置,但因部分群众私自返回家中被困,潼南区紧急组织冲锋舟进行救援,并请求市指挥部派出直升机支援。同时,一个危化罐从上游顺江而下,有可能危及金佛大桥,立即组织水上救援力量进行打捞。主要演练打捞漂浮物、人员疏散与安置、冲锋舟搜救、空中救援、场镇清淤等科目。
巫山县分会场为抗旱板块,以2006年巫山县旱灾为“原型”,模拟巫山县持续高温无雨,造成部分乡镇人畜饮水困难,曲尺等重点乡镇的脆李、柑橘等经济作物受灾严重。主要演练村民自救、人工送水、梯级提灌、人工增雨等科目。
万盛经开区分会场为山洪灾害板块,模拟当地遭遇特大暴雨,导致凉风河山洪暴发,凉风村部分房屋农田被淹没,河岸边山体滑坡致1栋民房垮塌,3名村民被困,山涧1座小型桥梁冲毁,几名自游行的驴友被困山中。主要演练紧急避险、垮塌房屋人员搜救、绳索救援等科目。
此次演练通过设置多个区县先后连续发生、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相互交织的场景,洪灾、旱灾、危化品事故和森林灭火构成了完整的灾害链,整个演练情景设计安排逻辑严密、演练科目内容丰富、组织指挥体系有力、统筹调度高效有序、演练队伍训练有素、救援战术运用得当,达到了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充分展示了机构改革以来我市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成果。
近年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坚持边应急边改革,建设了行政管理、组织指挥、救援力量、制度保障4大体系,突出抓责任落实、抓会商预警、抓检查督查,把防灾减灾做在平时、做在前面,坚持应急有备、闻汛而动,靠前布防、全民演练,与各区县、各部门、各救援力量一道,成功应对了各类复杂的灾害险情,有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演练结束后,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聚焦“两重大一突出”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百日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共计2600余人,在主会场和各区县分会场通过视频联线举行了百日行动誓师活动。参誓人员精神抖擞、气势昂扬,展现出了重庆应急人优良的精神风貌,表现出了打赢百日行动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市政府有关领导;应急管理部有关领导;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相关负责人;各区县相关负责人现场观摩了此次应急演练和誓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