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党建之窗 应急科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7069L/2025-00058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民政、乡村振兴、救灾 [ 体裁分类 ] 防灾减灾
[ 发布机构 ] 市应急局
[ 成文日期 ] 2025-03-10 [ 发布日期 ] 2025-03-10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7069L/2025-00058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民政、乡村振兴、救灾
[ 体裁分类 ] 防灾减灾
[ 发布机构 ] 市应急局
[ 发布日期 ] 2025-03-10
[ 成文日期 ] 2025-03-10

2024年全市自然灾害情况分析总结


庆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2024年全市自然灾害情况分析总结

现将2024市自然灾害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一、灾情概况

2024我市极端灾害天气重于往年,先后遭遇3次强降温18轮强降7次高温天气过程,多项灾情指标刷新历史极值其中,2·19特强降温综合强度1961年以来第17·8特大暴雨过程2008年以来最强特大暴雨811921日持续42天特重高温天气过程为历时最长1961年以来第2强度高温过程

   我市先后发生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地质、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导致黔江、垫江、彭水等39个区县227.51万人受灾,同比上升33.3%,因灾死亡14人,同比下降44%,紧急避险转移10.8万人,同比上升53%,紧急转移安置4.6万人,同比下降32%;倒损房屋1448928634间(其中:倒塌5711533间,严重损坏14583610间,一般损坏1246023491间),同比上升57.9%,农作物受灾面积171.6千公顷(其中:绝收28.3公顷),同比上升74.7%,直接经济损失53.1亿元,同比上升16%在遭遇降雨、高温历史极值,灾损较重情况下,紧急避险转移人员同比上升,因灾亡人同比下降,充分体现了主动减灾工作成效

20192023年同期均值相比,2024灾情偏轻:一是受灾人口、因灾死亡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分别下降8.4%41.7%41.5%;二是农作物受灾面积上升11.7%;三是倒塌房屋、损坏房屋分别下降62.5%30.1%;四是直接经济损失下降14.8%

二、灾害特点

(一)暴雨洪涝频次相对集中

今年汛期,全市发生18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底,其“6·20”“6·26”“7·3”“7·8”“7·27”“7·286次过程首尾相连,致灾效应叠加。尤其是“7·8”特大暴雨过程持续时间长超5天、覆盖范围广达31个区县、3项降水极值刷新重庆地区历史记录,为2008年以来161场暴雨中最强暴雨过程,垫江县、丰都县、忠县、城口县、巫溪县、黔江区等区县16站次124h降雨超历史极值。灾害直接损失明显增加各类灾害造成的绝大部分灾情指标损失上升,全市39个区县227.5万人受灾、紧急避险转移10.8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28万人、倒损房屋2.9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71.6千公顷,分别上升33.3%53%283.4%57.9%74.7%。灾害导致房屋及居民家庭财产、农林牧渔业、工矿商贸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均有损失,直接经济损失53.1亿元,上升16%人员死亡失踪显著下降多点位先后因灾引发亡人事件10起,死亡14人,下降44%,这其中实施紧急避险和紧急转移安置措施起到巨大作用,有效降低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显著

受灾范围点多面广

市自然灾害受灾范围广,39个区县均不同程度受灾,仅南岸区、两江2个区未受灾。从受灾总人数看,彭水县、云阳县、巫山县、奉节县、巫溪县等县占全市总受灾人口的32.9%从紧急避险转移及安置人口总数看,潼南区、云阳县、垫江县、忠县、奉节县等区县占全市总量的50.5%从农作物受灾面积来看,潼南区、云阳县、忠县、奉节县等占全市总量的35.3%从直接经济损失看,潼南区、云阳县、垫江县、忠县、奉节县等县占全市总量的38.2%

三、分灾种情况

(一)洪涝、地质灾害

洪涝、地质灾害造成38个区县108.7万人受灾,紧急避险转移10.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4.5万人,因灾死亡1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5.5公顷(其中绝收12.7千公顷)倒损房屋704814381间(其中倒塌5401457间、严重损坏12213056间、一般损坏52879868间)直接经济损失41.3亿元。与2023年相比,洪涝、地质灾害造成的受灾人数、紧急转移安置人数、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农作物受灾面积、倒损房屋间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22.6%32.1%44%19.2%11%5.9%,紧急避险转移上升52.6%。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洪涝、地质灾害造成的受灾人数、紧急转移安置人数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28.4%42%40.7%19.4%,农作物受灾面积和倒损房屋间数分别上升2.3%6.8%

(二)干旱灾害

2024年我市干旱灾害同比2023年偏重,较2022总体偏轻,万州区、荣昌区、云阳县、奉节县35区县遭受干旱灾害,导致102.4万人受灾,因旱需生活救助2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8.2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5亿元。与2022年相比,干旱灾害受灾人数、因旱需救助人数、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65.6%76.2%70.4%76.1%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干旱灾害受灾人数、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24.2%19.8%2.1%,因旱需生活救助人数下降11.84%

(三)风雹灾害

风雹灾害影响面广。全市发生风雹灾害造成38个区县14万人受灾,无因灾死亡失踪人员,农作物受灾面积6.7千公顷,倒损房屋1.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

2023年相比,风雹灾害造成的受灾人数、农作物受灾面积、倒塌房屋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93.4%81.1%426%232.3%。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风雹灾害造成的受灾人数、倒损房屋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20.3%11.6%34.5%,农作物受灾面积下降5.2%

(四)森林火灾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森林防灭火总体态势平稳。春防期间全市发生1起森林火灾(丰都县,为一般森林火灾);夏防期间发生5起森林火灾,其中一般森林火灾3起(大渡口区、长寿区、奉节县各1起),较大森林火灾2起(均为云阳县),受害森林面积仅122.6亩,平均扑灭用时约15小时。与2022年同期相比,森林火灾起数下降22起,降幅达81.5%。成功处置47起险情,无重大设施损毁和人员伤亡,严守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底线,成功打赢森林防灭火攻坚战、持久战,有力守护全市森林资源安全。

四、重大灾害事件

(一)7·8洪涝、地质灾害

78日至14日,重庆出现2008年以来最强降雨天气过程,持续时间超过5天,与历史最长暴雨持平;全市77%区域雨量超过50毫米,52%区域超过100毫米,9%区域超过250毫米。本次过程最大雨量504.8毫米(巫溪木杉村),刷新重庆地区历史纪录;最大24小时降雨量396.1毫米(丰都许明寺,1014—1114时),刷新了丰都地区历史纪录,排名重庆地区历史第2位;最大12小时降雨量383.2毫米(丰都许明寺,1021—1109时),刷新重庆地区历史纪录;最大6小时降雨量279.0毫米(丰都许明寺,1021—1103时),刷新重庆地区历史纪录;最大3小时降雨量201.3毫米(丰都许明寺,1021—1100时),刷新丰都地区历史纪录;最大小时雨量94.9毫米(黔江白石,1202时),刷新黔江地区历史纪录。16个区县的148个雨量站超过250毫米,36个区县的1152个雨量站超过100毫米。

据统计,此次暴雨洪涝灾害导致万州区、涪陵区、渝中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北碚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綦江区、潼南区、铜梁区、大足区、荣昌区、璧山区、梁平区、开州区、武隆区、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彭水县、万盛经开区等31个区县遭受洪涝、地质灾害,造成72.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0人,紧急转移安置3.5万人,紧急避险转移7.6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0.9万人,倒塌房屋0.1万间,严重损坏房屋0.2万间,一般损坏房屋0.7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8.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7.2亿元。

(三)夏季干旱灾害

8月中下旬以来,重庆出现持续42天连晴高温,为1961年以来最长高温过程。全市汛期35℃以上高温日数全市平均59天,较常年(29天)和去年(32天)分别偏多30天、27天,其中811日至921日,持续42天出现35℃高温天气过程,比2022年重庆历史罕见高温天气过程多5天,为1961年以来最长高温过程,最严重时11个区县56个乡镇严重缺墒、25个区县494个乡镇重度缺墒,114条河流断流,20座水库干涸(水位低于死水位),电力缺口达175万千瓦。

据统计,干旱灾害导致万州区、涪陵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渝北区、巴南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潼南区、铜梁区、大足区、荣昌区、璧山区、梁平区、开州区、武隆区、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万盛经开区等35个区县遭受干旱灾害,造成102.4万人受灾,因旱需生活救助28万人(累计值),农作物受灾面积98.3千公顷(其中绝收14.3千公顷),因旱饮水困难牲畜13.3万只,直接经济损失9.5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